在广西凌云产业园区的现代化厂房内,一场“变废为宝”的绿色转型正生动上演:往日被林农弃置的木材废料、枝丫材、林间伐材,如今通过德国“迪芬巴赫”连续平压生产线,被转化为高端环保板材。
这一总投资3.5亿元、年产30万立方米实木定向颗粒板项目,不仅让“废料”焕发新生,更成为凌云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为当地“一棵树”产业链的做大做强筑牢了根基。
“近几年我们聚焦木材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链开展专项招商,该实木定向颗粒板项目,是我们‘精挑细选’的优质制造业项目。”凌云县投资促进局局长吴廷尚介绍。
为全面评估企业实力,凌云县专门制定项目引进考察机制,派遣招商服务组多次赴山东临沂实地调研,深入核查企业投资能力、生产运行经验、诚信度及长期运营规划。“该项目与凌云木材资源丰富、产业向高端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是推动‘一棵树’做成一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吴廷尚表示。
项目签约后,凌云县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以“一个项目、一个服务专班、一名责任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名服务专员、一套方案”的机制推进。
“县领导挂帅统筹全局,我们专班就是‘执行队’,投促、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凌云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唐旺介绍,“投促部门盯洽谈签约,发改部门梳审批流程,自然资源部门保土地供应,大家定期碰头、信息共享,确保每一步都有人盯、有人干,一抓到底。”
正是这份精准招商与高效服务,让项目得以快速落地、迅速推进,为后续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走进项目生产车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条德国“迪芬巴赫”连续平压生产线——作为当前世界先进的板材生产设备,它不仅是项目高效运转的核心,更是绿色生产的“主力军”。
“这条全自动生产线不仅能实现连续不间断运转、延长有效生产时间,更能精准把控物料投放量、加热温度等关键参数。”凌云县大森林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莉算了一笔账:生产线%以上,大幅度减少了木材损耗。
在原料方面,项目采用“以废为主、以林为辅”思路:一方面收购百色地区的小径材、间伐材和木芯,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林场+林农”模式回收林业废料。“以前林农的枝丫材要么烧掉,要么扔掉,现在能卖给我们换钱,每年能为周边林农增加不少收入。”张莉说,这一模式既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又带动了林农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生产工艺上,项目同样坚守“绿色底线”。采用MDI无醛胶进行粘合,从源头杜绝甲醛污染;运用微胶囊包覆阻燃技术处理板材,使其燃烧性能达到GB8624-2012B级难燃标准。“我们生产的板材完全满足高端家居市场的要求,现在不少高端定制家居企业都主动来对接订单。”张莉拿起一块成品板材感慨,“绿色从不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项目能走得稳、走得远的‘生命线’。”
“过去凌云县森林覆盖率虽高,但林业多停留在‘卖原木、做粗加工’的阶段,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凌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劳昌春表示。实木定向颗粒板项目的落地,打破了这一局面,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全县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借鉴。
凌云县大森林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后续签约了板材深加工贴面车间及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后将有效填补产业链空白,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木材原料收购—颗粒板生产—板材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凌云县已确立“3个211”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绿色高端家居产业园成为工业发展重点。园区已成功签约年产20万立方米高端原木生态板、年产20万立方米冷热压工艺生态板等7个项目。
项目的集聚,不仅方便企业间合作、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还能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实现互利共赢,逐渐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优化全县以林业、特色农业为基础、以绿色家居为主的产业结构。
2025年上半年,凌云县地区生产总值29.94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7.1%,成为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引擎。
下一步,凌云县的产业布局将继续围绕“3个211”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让凌云的“绿”,不仅是生态底色,更是产业亮色、发展本色。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正值临沂木博会盛大举办之际,木业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话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作为木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鹏鸿近年来在南方市场的拓展步伐非常关注。借此行业盛会,中国木业别专访了鹏鸿总经理助理陈权荣,围绕鹏鸿杭州运营…
QQ客服
电话咨询
027-87462688
电话咨询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至18:00留言咨询